我院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四)
时间:2017-7-6
7月4号上午,由团总支书记杨剑带领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村级组织活动中心3楼座谈室与我校思政部研究生商讨当地茄子品牌化运营及商标注册、运输外包装设计;“犀城白芽”、“犀城野生红”茶叶外包装设计方案及前几日浣溪村贫困户(其中包含脱贫户)调查问卷总结分析。
大家认真记录笔记,开展激烈讨论
中午,队员们将剩余的8户贫困户走访完毕,并全部成功注册社会扶贫APP软件发布需求。据统计,三天共走访贫困家庭66户,成功注册社会扶贫APP软件共38户,在社会扶贫APP中成功发布需求共47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前,孟子就对这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做出了巧妙绝伦的诠释。秉持着这份责任,怀揣着这份爱心。下午,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代表及思政部研究生代表来到茶陵县浣溪村光荣院看望退伍老红军,为他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关心。
队员们带着慰问品抵达光荣院时,茶陵县浣溪村光荣院院长拿着西瓜热情接待大家,并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和光荣院建设管理情况,据悉,光荣院现有32位老人。
期间,院长充当翻译,让队员们和老人交流更加通畅。有一位老人引起队员们注意,奶奶今年96岁,名字叫李发英。丈夫是抗美援朝战士,但已去世十余年。参加过解放战争、辽沈战役,为我国解放之路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禁让人敬佩。老人表示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回访的路上,大家来到浣溪中心小学
对贫困学生传达慰问通知
敬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文明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这种美德我们责无旁贷。身为祖国新一代青年人,每个人应身先立足得投入社会实践中去,把爱心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为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