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博士讲坛”系列学术讲座(二)——赖守亮博士开讲
时间:2017-11-6
11月1日晚上19:00,由我院副教授赖守亮主讲“博士讲坛”系列学术讲座《人造物美学之后,虚拟美学的类型与范式——兼谈网络乱象背后》在艺术楼101教室精彩开讲。本次讲座吸引我院近180名学生悉数到场认真聆听学习,讲座由副院长刘文良进行主持。
首先,副院长刘文良向大家详细介绍此次活动主讲人。赖守亮,男,设计学博士,副教授,硕导,现主要从事数字艺术设计理论与创作方面的工作。 已累计在《装饰》、《艺术百家》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1篇,其中艺术类、中文类核心刊物13篇(独著9篇),EI检索论文4篇,并主持1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和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市级科研项目,专业参加国家级、省教育厅和科技厅科研项目各1项、校级和市级科研课题各1项。论文、教学成果及设计作品(或指导设计作品)获奖6项。
讲座伊始,赖教授指出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应用,设计出现新的变化——作品或产品不再是“实物”的“虚拟设计”,或者设计过程与手段“数字化、虚拟化”,而是开始设计、生产数字虚拟的“产品”了。数字虚拟设计的审美客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对象存在载体的新发展,情境与场域的突变,交互性,单向度到多向度,单媒介到多媒介,设计作品中有定量更有数据变量。有基于此,以审美客体的单向度到多向度的变化为对象,探讨了设计美学的新发展。
接着,他提出了目前设计美学研究始于“人造物设计美学”,并将美学分为 “工艺美学”、“机器美学”、“虚拟美学”三类,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先进和社会的变更,美学设计中数字化设计制作相较于手工艺制作而言更受人们喜爱。
赖教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人审美主体沉浸感的有界和无界。他提出了两个转变,一是审美由自个独立设计向调研互动依需设计转变,二是调研互动依需设计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程对话数据交换对话设计转变。同时就审美主体的实时性,来提醒同学们要时刻学习,观察周围,紧跟时代步伐。
最后,赖教授针对设计美学“入门容易,深入难”这一问题衷心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吸取前人之长,找准自己的不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讲座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他对于多年设计实践经验积累的态度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学习的精神。
此次讲座的举办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又增长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解决了在美学设计领悟方面的一些疑问。有利于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文字/李娟 倪晓圆
摄影/纪舒媛
编辑/童治平
审核/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