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我院张春副教授参加第十四届浦江电影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17:02 浏览次数:19


日,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协办的第十四届浦江电影论坛“后人类与后生态:共同体美学与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2023年学术研讨会”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加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海内外相关领域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研究等提供相关学术支持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热烈欢迎了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们,并且表示出对会议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国电影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巨变,如何在“过去的经验与方法已失灵”的当下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电影理论预判,正是本次会议所要探讨的问题。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长厉震林教授简要介绍了上戏电影学院的基本概况与建设特色,并且回顾了浦江电影论坛的发展历程。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肯定,并且提出中国要从电影大国转向电影强国需要有理论体系引领,共同体美学可作为代表之一。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导演针对“共同体美学”进行了概念及历史的阐述,并认为上戏电影学术研讨会的发展越来越逼近电影研究的核心与最前沿,再次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在主题发言环节,周星教授、饶曙光研究员、周斌教授、陈旭光教授、范志忠教授、赵卫防教授、厉震林教授、金丹元教授、吴冠军教授、李建强教授、张卫研究员、张宗伟教授、谭政研究员、胡建礼秘书长、王亦蛮教授、刘宇清教授、张春副教授等,分别围绕“后人类、后生态与共同体美学”的视听研究、史学研究、产业研究、文化研究与技术研究等议题,以前沿的学术视角,深入探索了中国电影的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众多高屋建甄、切中要害的学术观点,对会议议题进行了极为生动的读解与阐述。其中,张春副教授在会上作了《跨媒介的共同体想象:论非遗题材电影的三重景观》的主题发言,该文是张春副教授和硕士生陈雨桐共同完成的。

 

 

经过两天的学术研讨,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陈犀禾教授致闭幕词。三位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具有前沿性的高质量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以极具开放性的研究视角与满富忧患意识的思辨态度各抒己见,产出了丰硕的认知阐释与学术成果,实现了“后人类”“后生态”“共同体美学”不同议题间的化学反应与学术张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与此同时,于电影理论、批评层面提出的未来思考,亦将对中国电影的生产实践提供更多想象力,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希望本次学术研讨会能为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电影真正从大国走向强国贡献学界的力量!

(陈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