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艺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16:50 浏览次数:246

艺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权点代码名称: 1351 艺术         授权级别: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依托国家级包装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专业中心、湖南省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包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等方向。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领域)依托学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士设计、音乐、舞蹈等相关领域营造的厚实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氛围,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与制作,广播电视艺术与技术,播音与节目主持艺术,以培养学生的编导能力、创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播音与主持能力为主要目标。

艺术硕士(音乐舞蹈领域)以艺术学科知识为立足点,将实践理念贯穿于艺术硕士培养过程的始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毕业作品指导等环节上,紧密联系艺术创作与表演的实际问题,突出指向演唱/奏、舞蹈编导艺术的应用性特点。

(一)学科特色

本学位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实现“三全育人”,全面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聚焦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围绕节约型社会建设、传统文化全面复兴与“两创”转化、包装治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实施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科教与产教融合模式,新开展工作室、工作坊等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在包装设计与绿色治理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力;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领域)坚持“卓越创新”的办学理念,为我省影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在电影、广播电视等领域正在形成自身特色;艺术硕士(音乐舞蹈领域)始终关注培养对象的专业实践能力发展,构建了以导促学、以赛促学、以演促学的“一专多能”音乐人才特色培养体系。

(二) 研究方向

1.艺术设计领域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研究方向简介

1

包装艺术设计

结合包装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立足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展开“包装与人、包装与环境、包装与社会、包装与文化”等关系的梳理,聚焦智能包装、绿色包装、共享包装、虚拟包装等新型包装形式与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创作具有引领包装行业发展趋势或者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包装作品和产品。

2

环境艺术设计

培养从事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环境设计相关理论研究、设计教学、设计实践、设计管理,掌握系统设计创新方法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方向主要有:室内设计研究、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环境艺术与文化创意设计研究、城乡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3

产品设计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整合艺术、科技、文化等方面成果,开展以改善用户体验、传承地域文化、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设计创作,聚焦于文化基因挖掘、产品系统优化、产品服务与体验提升等产品设计实践方面。

4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立足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领域,通过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索智能媒体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或互动影像创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5

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

涉及艺术设计策划、设计市场、设计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前沿,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艺术设计市场、开展设计策划活动、进行设计项目管理的能力。

2.广播电视领域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研究方向简介

1

影视编剧创作

以培养学生的影视剧本创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能够适应电影、电视剧、网络剧不同业态的内容创作人才,使其能够独立创作或领导完成不同类型的影视剧本内容。

2

戏剧影视制作

以培养学生戏剧影视制作为目标,培养具备影视创作及经营管理能力的技术管理人才,使其能够从事技术理论研究、开发、应用,能够独立或者领导影视制片、摄制、发行工作。

3

戏剧影视表演

培养学生主持、展演、表演能力为目标,培养具备戏剧、晚会、影视前台表演能力的艺术人才,使其能够进行独立或者参与群体性戏剧表演、主持及表演、影视表演工作。

3.音乐舞蹈领域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研究方向简介

1

声乐演唱

中外优秀艺术歌曲、歌剧演唱实践及理论研究。(以声乐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自主和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演绎艺术作品的能力)

2

钢琴演奏

中外优秀钢琴作品演奏实践及理论研究。(以钢琴的学习与演绎,培养学生自主和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演奏艺术作品的能力)

3

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实践与理论研究。(以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为依托,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水平)

(三)师资队伍

1.人员规模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4人,教授38人,每个研究方向教授人数均为3人以上,各学科方向中高、中级职称比例远高于1:3。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教育部思政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121人才计划8人,湖南省“文艺三百”人选3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人,湖湘英才2人,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1名,株洲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名,株洲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影响力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

2.人员结构

本学科专任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基本情况见下表),45岁以下78人,占比58.2%55岁以上13人,占比9.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5人,占比42%;具有跨学科、跨校接受教育及海外经历者57人,占比42.5%

(四)培养条件

1.艺术设计领域

学科拥有13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主要包括包装艺术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湖南省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湖南省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与技术中心、湖南省智能包装技术与制造研究生培养基地、湖南省品牌策划大学生训练中心、湖南省绿色家居产品及包装设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品牌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实验实训设施齐备,主要包括包装设计专业实验室和设计学基础实验室等,场地面积3700余平方米,设备276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

代表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重点学科等平台

序号

类别

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1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包装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

200910

2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

国家发改委

201712

3

国家级科研基地

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1710

4

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设计学

湖南省教育厅

201810

5

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设计学

湖南省教育厅

202212

仪器设备情况

仪器设备总值

6000万元

实验室总面积

3700平米

最大实验室面积

480平米

其他支撑条件

1、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

2、中国创新设计大数据株洲中心

3、中国包装设计教学专业中心。

4、湖南产品包装工业设计设计中心。

5、湖南省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研究生培养基地。

6、湖南省绿色家居产品与包装设计研究生培养基地。

7、湖南省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基地。

8、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

9、湖南省品牌策划设计创新训练中心。

10、建有35间研究生、导师共用工作室。

11、湖南工业大学-中车株机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省级校企创新创业基地。

12、湖南工业大学-湖南陶润瓷业有限公司省级校企创新创业基地。

2.广播电视领域

学位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建设了10个科研实践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各类科研项目206项,累计经费496.7万元,出版专著6部,师生创作影视作品在各类媒体平台播放300多部,研究报告和调研成果获得省部级重要领导肯定性批示3项;拥有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4个、湖南省广播电视与智能传播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4个省级教学实践平台。学院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中广天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长沙马栏山国家级视频文创园等众多文化企业、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序号

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1

湖南省现代传播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湖南省教育厅

2012

2

新闻传播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广播电视台)

湖南省教育厅

2014

3

株洲市科普影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株洲市科技局

2016

4

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分中心

湖南省委宣传部

2016

5

湖南省包装广告创意产业基地

湖南省工商局

2016

6

绿色包装与工业文化影视传播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教育厅

2019

7

广播电视与智能传播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湖南省教育厅

2020

3.音乐舞蹈领域

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音乐舞蹈技能实践平台”、湖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基地”实践平台为依托,拥有21个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的人才培养艺术实践基地,建成了集实训、制作、表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实训中心。

序号

实践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

建立年月

1

湖南花鼓戏实习实践基地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湖南

201311

2

湖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实习基地

湖南省民族歌舞团

湖南

201311

3

广西壮族歌圩传承基地

广西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201312

4

贵州侗族大歌实习实践研究基地

贵州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201301

5

红色歌剧实践教学基地

湖南省歌舞剧院

湖南

201311

6

艺术实践基地

神农大剧院

湖南

201704

7

戏剧实践教学基地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

湖南

201103

8

株洲市群众艺术研究基地

株洲市群众艺术馆

湖南

201103

9

湘潭民族音乐舞蹈

实习基地

湘潭市艺术剧院

湖南

201505

10

炎陵瑶族音乐舞蹈传承研究基地

炎陵县文广新局

湖南

201507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 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学校研究生管理制度,并根据学院具体情况制定管理细则。2022年,三个领域所在学院均制定了研究生学位管理、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办法和条例,以及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制度。各学院均设有主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专职副院长、专职研究生秘书、专职研究生政治辅导员、专职研究生科研图书资源管理员各1。学位点依照各项制度与细则,加强了对研究生培养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与日常督促。

(二)思政教育

强化导向意识,坚持思政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发挥学科“三全育人”的优势作用;注重模范引领,充分调动学科支部“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艺术设计领域开设《中华传统视觉符号与当代设计》《城乡环境改造设计》等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课程,充分挖掘设计学学科中的思政元素;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三助和三下乡活动,音乐舞蹈领域策划、组织、参加省市专业、行业、专题大型晚会200余场次;承担多项省级、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2022年本学位点研究生新发展党员13名。

(三)课程教学

本学位点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设置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核心课程符合学位标准要求,均由具有丰富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授课,推行案例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改革方式,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

(四)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与学科特色,坚持引进与培养结合,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校内团队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强化“传帮带”全链式梯队建设,积极推进学科关键任务建设与优秀青年人才成长,打造“专兼结合三能型”(能教学、能研究、能服务)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学科交叉与行业合作,构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团队。

艺术设计领域:2022 年,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获评“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人,获评教授2名、副教授4名,引进博士4人,送培2名教师到行业参加实践锻炼;推行资深教师、杰出教师和青年人才师徒结对方式,组织了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等人才培育活动,

广播电视领域:2022 年,外聘导师10 余名,引进博士3人,送培1名教师到行业参加实践锻炼,推选了4名博士以师徒结对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音乐舞蹈领域:2022 年,获评教授1名,副教授1名,拥有湖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等多个省级科研团队,聘请了以陈思思、付辽源等著名行业专家为首的导师团队,以技能与科研强的双师型导师为育人主体。

(五)科学研究工作

学位点把科研工作做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平台,以科学研究推动设计学专业教学,推动研究课题入课堂研究成果入教材,引导前沿理论知识最新实践案例向教学内容动态更新,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艺术设计领域:2022年,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人均纵向科研经费近3万元,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人员比例为85%;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26篇;获得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广播电视领域:2022 年,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人均纵向科研经费近3万元,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人员比例为 85%;出版学术著作1部,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15;获得 2022 年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

音乐舞蹈领域:2022年,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人均科研经费近5万元,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人员比例为75%;立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6项,横向项目16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51.85万元。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46篇,创作音乐作品9首,创编舞蹈剧目1个。

(六)招生与培养

艺术设计领域:2022年共招收研究生93人,毕业63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就业率数据98.4%,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良好。

广播电视领域:2022 年共招收研究生32 人,毕业 21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就业率数据 93.1%。专业对口率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良好。

音乐舞蹈领域:2022年,共招收研究生22人,毕业28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就业率数据100%,专业对口率高,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七)论文质量

学位点建有持续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按照学校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在论文撰写和答辩等重大环节上,全院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

艺术设计领域:2022年,获评省级优秀学位硕士论文1篇,学生发表SCIA%HCICSSCI、北大核心论文5篇,其他期刊论文33篇,在专业期刊发表设计作品11篇。艺术设计论文盲审全部一次性通过,答辩也一次性通过。

广播电视领域:2022年,获评优秀学术学位硕士论文1篇,学生发表论文 27篇;29名研究生论文抽检、送审及答辩全部通过。

音乐舞蹈领域:2022年,获评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篇,学生发表论文20余篇,举办专场音乐会2场,音乐舞蹈论文盲审和答辩均顺利通过。

(八)学科竞赛

2022年本学位点顺利承办了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一届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设计大赛,收到来自全省15所高校研究生的参赛作品1634件,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组织研究生参加2022红点奖、IF设计新秀奖、Pentawards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蓝桥杯视觉设计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米兰设计周、中国好创意、NCDA第十届未来设计师、中国包装之星、世界学生之星、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优秀奖若干,省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55项。其中,研究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成效明显,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2项。

广播电视领域:2022年,大力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广告艺术大赛、“湘观影”影评征文活动、“挑战杯”湖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共获得奖项2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音乐舞蹈领域:2022年,创新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项目“飘扬在党旗上的旋律”素质培养工程;与多个省市级企事业文化单位形成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参与校外创新艺术实践与展演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2020级研究生陈雁飞在2022“这就是我们的旋律”展演活动中,荣获“最佳表演”荣誉称号;2021级研究生吴迎获得2022年海南全国青少年音乐展演湖南省省级展演中,荣获声乐项目青年组金奖。

(九)学术交流和国际化程度

积极拓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艺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2022年,学位点邀请国内专家讲座21场;举办“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题学术研讨会,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鲁晓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等近20名专家学者线上研讨;在韩国举办“互鉴·共振2022”设计作品国际巡展,成功展示了中韩高校设计专业学科的办学成果;参与组织第十三届中韩建筑展暨第二届设计交流展,拓展了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广播电视领域:2022年,主办各类讲座35场,主讲专家涵盖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如北京大学陈旭光、浙江大学范志忠、北京师范大学张燕、复旦大学张涛甫等、潇影集团副总经理李红、找广网CEO欧阳宇、博皓传媒陈彪等。2022年本学位点顺利承办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暑期学校,国内各大高校100多名研究生汇聚线上,我院广播电视领域研究生全程参与。

音乐舞蹈领域:2022年,组织开展了著名歌唱家陈思思教授的声乐学术讲座系列活动两场;邀请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培超教授来学院专门指导国社科申报工作;邀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教授来学院专门指导国社科申报工作。2022年,组织导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共计20人次,其中参加国际级学术会议1人次、国家级学术会议8人次、省级学术会议9人次、校级学术会议2人次。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领域

1.硕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研的意识还不够突出,研究生主持科研项目数量偏低,创新性研究成果、优秀创作作品、发明专利等标志性成果仍有不足。

2.学位点现仅有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2门,仍需要加强培育力度,同时从整体改进课程教学与考核模式进一步强化生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有研究生培养基地虽然通过中期检查,各项指标都较好,但企业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和企业工作室的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学生人数较少,对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还不够健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不够。

(二)广播电视领域

鉴于师资力量和建设时间短等因素,能体现本学科建设水平的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比较少和弱,广播电视学专业特色还需凝练与强化。

(三)音乐舞蹈领域

1.研究生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成果较少且档次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训练;

2.2022年教学设备老化严重,目前仅一间研究生大课教室,已不能满足教学实践需求,亟需改进。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艺术设计领域

1.加强学位点方向凝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对接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和株洲“制造名城”培育需求,凝练设计学研究方向,对标“十四五”重点学科设计学的建设要求和服务导向,打造优质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作成果。

2.积极推进优质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导向意识,全面实施设计学学科下设专业的交叉改革与建设,调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化产教与科教融合,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3.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夯实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

深化现有平台的建设与学术转化,发挥学科团队优势与工作室有利条件,整合政产学研资源,鼓励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积极参与校企协同创新,利用学科优势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4.努力畅通交流渠道,加大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

探索双联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暑期学校以及合作研究、海外志愿服务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式。一是计划联合国内外大学举办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二是计划资助10名优秀研究生到境外大学进行三个月以上的研学。

(二)广播电视领域

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奖励政策,创造平台,拓展路径,提供广播电视专业科研成果发表、出版机会,鼓励影视科研创作,争取出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学科研成果;对现有师资有计划送培送训,增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广播电视学特色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加大与行业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

(三)音乐舞蹈领域

继续服务于社会与区域发展,对接“弘扬湖湘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文化强省”战略需求,打造优质高层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育一批应用型创作成果。

以审核评估为抓手,整体推动学位点水平提升。坚持以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心,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创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道路。

加强思想政治和社会责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标准,以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为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秉承湖湘红色文化精魂,创新“三全育人”实施路径和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以音乐现实表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

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明确导师权责,加强岗位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鼓励导师定期的国内专业院校培训与学术交流及采风,个人专业音乐会等活动进行常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