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权点代码名称: 1351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艺术硕士(MFA)是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领域,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是其具体培养单位。该领域依托国家级包装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专业中心、湖南省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包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等方向。
1.1培养目标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专业技能及良好综合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该领域毕业生应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实践、教育、管理与策划等工作,并具备跨专业实践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1.2 培养方向
序号 | 专业方向名称 | 研究方向简介 |
1 | 包装艺术设计 | 本方向结合包装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立足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展开“包装与人、包装与环境、包装与社会、包装与文化”等关系的梳理,聚焦智能包装、绿色包装、共享包装、虚拟包装等新型包装形式与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创作具有引领包装行业发展趋势或者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包装作品和产品。 |
2 | 环境艺术设计 | 本方向培养从事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环境设计相关理论研究、设计教学、设计实践、设计管理,掌握系统设计创新方法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方向主要有:室内设计研究、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环境艺术与文化创意设计研究、城乡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
3 | 产品设计 | 本方向以湖湘地域文化资源、地方支柱型产业为依托,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整合艺术、科技、文化等方面成果,开展以改善用户体验、传承地域文化、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设计创作,聚焦于文化基因挖掘、产品系统优化、产品服务与体验提升等产品设计实践方面。主要涉及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工程装备类产品设计、产品交互设计、生态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内容。 |
4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本方向立足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领域,以互动影像、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索智能媒体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或互动影像创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
5 | 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 | 本方向涉及艺术设计策划、设计市场、设计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前沿,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艺术设计市场、开展设计策划活动、进行设计项目管理的能力。引领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策划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巧,艺术设计产业及其增长、艺术设计产业政策、艺术设计产业管理体制以及艺术设计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等艺术设计产业、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开展艺术市场分析、设计案例批评,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艺术设计策划。
|
1.3师资队伍
学院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不断充实学科队伍,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目前,有硕士生导师58人(校内42人,外聘16人),校内导师中教授21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人,形成了稳定、合理的年龄梯队结构。本领域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芙蓉教学名师1人,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专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计划4人,湖南省“文艺三百”人选3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人,全国优秀老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1名,株洲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名,株洲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人。
1.4 教学科研支撑条件
研究生培养平台
代表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重点学科等平台(代表性) | ||||||||
序号 | 类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1 |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包装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心 | 教育部 | 200910 | ||||
2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 | 国家发改委 | 201712 | ||||
3 | 国家级科研基地 | 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01710 | ||||
4 | 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 设计学 | 湖南省教育厅 | 201810 | ||||
5 |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 | 湖南省科技厅 | 201608 | ||||
仪器设备情况 | ||||||||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 5989 | 实验室总面积(M2) | 7066 | 最大实验室面积(M2) | 480 | |||
其他支撑条件 | ||||||||
1、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 2、中国创新设计大数据株洲中心 3、中国包装设计教学专业中心。 4、湖南产品包装工业设计设计中心。 5、湖南省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研究生培养基地。 6、湖南省绿色家居产品与包装设计研究生培养基地。 7、湖南省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基地。 8、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 9、湖南省品牌策划设计创新训练中心。 10、湖南省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11、建有35间研究生、导师共用工作室。 12、湖南工业大学-中车株机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省级校企创新创业基地。 13、湖南工业大学-湖南陶润瓷业有限公司省级校企创新创业基地。 |
艺术设计学位点与中车株机、湖南陶润瓷业、深圳劲嘉包装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设有研究生专用工作室、研究生专用教室、展厅等。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1)严把质量关,设计教育特色鲜明。始终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以包装教育特色为重点,以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托,形成了突出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特色。一是依托学校在东莞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艺术硕士在研二和研三阶段可以在东莞包装学院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创作;环境设计专业方向依托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校企联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外实践平台和设计创作选题来源。二是本领域导师带领学生从事了5项与关醴陵陶瓷造型与包装设计的研究课题,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好评。三是构建产、学联动平台,已毕业的两届学生中,毕业设计创作选题来自政府招标和企业委托以及导师纵横向科研项目的占80%,既强化了学生对设计过程的全面了解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服务了国家和地域经济建设。四是严格按照学校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在论文撰写和答辩等重大环节上,全院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艺术设计论文盲审全部一次性通过,答辩也一次性通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7篇,省校级优秀毕业生5人。
(2)创新创业教育成绩突出。2021年度,本领域导师指导研究生吴春梅、王愿先等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铜奖各1项及省赛二三等奖3项;蒲秋容等研究生荣获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黎凡、吴春梅等研究生荣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计划赛金奖、铜奖各1项。
表1 2021年代表性奖项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名称 | 举办单位 | 奖项 | 时间 |
1 | “便民卫士”无害化农村改厕新利器 |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 | 教育部 | 银奖 | 202110 |
2 | 农无忧,刺葡萄产区——以设计助力乡村 |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 团中央、人社部、农业部 | 铜奖 | 202112 |
(3)2021年度学科竞赛成绩喜人。本领域研究生先后荣获全球包装奥斯卡奖PENGTAWATD银奖、铜奖共计4项,美国星火设计奖、欧洲产品设计奖共计8项,世界学生之星包装奖15项;积极组织艺术设计研究生报名参加2021中国包装创意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米兰设计展等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好成绩,获得国家级、省级等级奖100余项。
学生科研成果喜人。积极组织申请湖南工业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有3人获得省级立项,2人获得校级立项;学生发表作品20余幅;参加各类展演50余人次。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一年来,本学位点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组梦之旅、建党100周年实践活动、扶贫指教等公益活动共计100人次,先后收到国家省市媒体报道。
导师科研成果喜人。导师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荣获湖南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荣获株洲市社科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结构逐步优化。3人获批博士生导师资格;获评教授、副教授各1人;2位送培教授博士毕业回到学院;教师先后在《美术研究》等CSSCI、北大核心、SCI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本领域对外交流频繁。大力推进研究生学术交流,协同城环学院组织了第十四届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第八届研究生“厚德讲坛”等;组织了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讲堂及研究生学术活动,先后邀请清华美院鲁晓波院长等10人展开线下学术讲座;选派了30余人研究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论坛;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把毕业作品线下展览改为线上云展览及线下相结合展览,云展的浏览量超过10000余人次,社会反响较好,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赞誉。
(4)招生与就业
2020年艺术设计共招收研究生91人。同时2020年度,艺术设计硕士毕业71人,在已毕业硕士中,有1人考取博士,近26人进入高校,其余进入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或者创业。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设计作品参加知名设计展演、展览虽有一定提高,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参与的人数还需要加大。
(2)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虽有成绩,但还不够突出。本学位点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参与的学生还不够广泛,只是局限在3位导师所带学生中开展,还没有突破金奖。
(3)研究生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研究生培养基地虽然通过中期检查,各项指标都较好,但企业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和企业工作室的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研究生奖学金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奖学金体系虽然覆盖率较高,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但也存在对标志性成果上的激励不够等问题。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推进本学位点现有的2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
本学位点现有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研究生培养基地、绿色家居产品与包装设计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研究生培养基地,据需与企业加强深度交流与合作。聘请更多的企业技术骨干充实到导师团队中来,逐步引导导师和研究生通过项目形式到企业进行培养。
(2)加强学位点方向凝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对照省委提出的“三高四新”战略、全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查找短板弱项,凝练学位点方向。对标对表,打造优质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典型案例库。
(3)规范研究生培养资助制度,改革导师上岗制度
加大研究生培养资助力度,研究生每年资助力度达1万元以上,导师应有一定量的账面科研经费和项目作为依托,确保研究生能够有科研经费支持。
(4)加大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扩大学位点的社会影响力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资助学生国外内学术交流、三个月以上的短期进修与研讨活动。一是计划联合国内外大学联合举办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二是继续派出研究生到国外(境外)大学开展短期学术研讨与交流;三是探索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1)模式,学生可同时申请到国外硕士学位。
【设计学】
湖南工业大学设计学(学科代码:1305)学科、专业介绍
设计学是建立在设计实践基础上的应用性艺术学科,重在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及设计艺术实践的研究,其目标是在造物活动中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本学科是湖南工业大学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2005年批准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绿色包装与安全”中“减量化包装结构设计”方向,2017年获批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中国软科学排名前20%。本学科依托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专业中心、湖南省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包装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湖南省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应用基地、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品牌设计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智能包装设计研究所、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文化产业与与创新设计研究所等,主要研究设计历史、设计理论与批评、设计方法与应用、设计管理与评价等,具有鲜明的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特色。主要设置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乡村振兴与生态设计三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艺术设计】(MFA)
湖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领域代码:135108)专业介绍
艺术硕士(MFA)——艺术设计领域,是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领域,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是具体培养单位。该领域依托国家级包装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专业中心、湖南省包装设计理论与应用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包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等。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设计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能够满足设计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等所需要的,胜任艺术设计实践、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岗位,并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科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朱和平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含重点项目)4项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教育部、科技部、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9部,个人独撰和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发表论文150多篇。教学、科研成果先后14次获湖南省、教育部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柯胜海
1981-,中共党员,浙江永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现任台州学院院长。系湖南省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兼首席教授、湖南省智能包装设计与制造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负责人兼首席导师、湖南省一流专业评审专家、湖南省工业设计指导专家、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包装联合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筹)执行副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贸促会包装行业委员会理事、...


许超
1966年生,四川乐山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湖南工业大学校史与包装博物馆副馆长,全国艺教指委美术与设计分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 出版专著、教材5部;在《美术观察》、《装饰》、《美术向导》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两型社会下的生态包装设计研究”、“醴陵釉下五彩陶瓷造型与包装设计研究”等省级重...


汪田明
1965年出生于湖南株洲市,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在读博士研究生。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平面媒体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四等奖;2002年12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包装教育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1994年赴马来西亚国际...


陈艳球
文学硕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株洲工学院包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 研究方向: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书法艺术形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张弘韬
男,1984年生,籍贯湖南湘潭,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艺术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省级课题6项,主持市厅级课题4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等各类设计赛事多次获得等级奖荣誉。


孟燕
1980-,湖南岳阳人,硕士,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美术与设计。在《装饰》、《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美术观察》等刊物发表相关性的研究论文与作品40余篇,出版教材6部,主持课题6项,参与课题5项,其中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课题《湖南花瑶挑花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主持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湖南民间艺术在地方高校的传承与实践研究—以...


丁茜
女,1986年生,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山大学,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性包装材料、绿色包装设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德科学中心交流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广东省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开放基金等多项课题。在《Polymer》、《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胡俊红
1968年8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和省级精品课程《设计策划与管理》负责人。是湖南省设计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湖南省青年联合会成员,担任《家具与室内设计》杂志社编委和《包装工程》杂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设计理论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论文集各1部、教材2本;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


张华
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湘潭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系湖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标兵、“产品设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团队骨干、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产品专题设计”主讲教师、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传统家具文化体验与创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负责人,湖南省陶瓷产品设计校企合作教育基地负责人、湖南省品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人、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


张宗登
1982年生,男,湖南武冈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英国 University Of Worcester访问学者。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湖南工业大学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设计历史、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

刘宗明
男,197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吉安永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系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产品设计”专业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主要负责人之一,《产品专题设计》国家一流课程主讲教师。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图学学会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分会高级会员,全国高等院...


杨勇波
1985.5-湖南湘阴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设计学博士,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人才计划入选者,是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骨干教师、国家一流课程主讲教师、湖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标兵、湖南省党建“样板支部”书记、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研究院智库专家、株洲市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株洲市“十佳创业明星”。


何铭锋
1977年5月生,湖南汨罗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工业设计系主任。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省级工业设计校企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负责人、获校“三育人”模范个人、校“教学新秀”、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邮箱:hemingfeng@hut.edu.cn


赵伟军
男,1970年7月10日生,中共党员,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设计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株洲市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主要从事环境设计与设计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出版《基于眼动分析的现代设计尺度研究》、《伦理与价值――现代设计若干问题的再思考》和《设计心理学》等著作4本,在《装饰》、《美术观察》和《艺术百家》等刊物上发表了5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主持...


刘建龙
刘建龙,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理事。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株洲市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绿色、低碳、可持续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绿色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建筑碳排放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5本、教材9本、发表研究...


盛忠谊
1966年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近年来在核心刊物、国家级刊物及省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发表专业作品多幅;出版专著、教材各1部;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6项;在省厅级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奖3项。


陈罗辉
男,1971年出生,湖南茶陵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系主任。系中欧国际文化设计协会成员,中国CIID会员,株洲市天元区乡村建设专家顾问。“环境设计”专业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主要负责人之一,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乡村景观设计专题》负责人,主要从事城乡环境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获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目,主持省市级科研教改项目4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5部,其...


付予
男,197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硕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至今任职于湖南工业大学,现为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文化与环境设计、展陈空间室内设计。主要讲授本科课程《空间形态思维训练》、《专题室内(景观)设计(工作坊&竞赛)》,研究生课程《城乡环境改造设计与实践》。主持国家教育部、省社科、教育厅、社会实践等各类项目40余项...


李方
女,汉族,1987年生,河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专任教师、环境设计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环境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8年被认定为株洲市高层次人才。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子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湖...


李若梅
汉族,湖南邵阳人,1969年生,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长沙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1995年毕业于湖南教育学院中文专业,2005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动画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担任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委会常务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数码媒...


赖守亮
赖守亮(1976.6-),男,湖北广水人,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数字艺术设计方向)博士,教授,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数字创意设计协会会员、中国视像行业协会会员、全国高职院校VR大赛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专业考评专家。2014年-2015年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交流学习。现主要从事数字艺术设计理论与创作工作。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


王建民
王建民(1970-),男,汉族,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虚拟现实、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邮箱地址:7959162@qq.com


田飞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设计、信息化产品设计、交互传播、创新创业教育。系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清华大学信息研究院访问学者。主导设计开发了多款APP和信息化系统,曾获苹果/ 华为「 年度APP」、多次获得苹果Today首页推荐及AppStore工具榜第一名、小米「金米奖」、 VIVO「极光奖」、OPPO「至美应用奖」、「豌豆荚设计奖」等数十项奖项(邮箱tianfei@hut.edu.cn)


周飞碟
周飞碟


贺林龙
1982年9月生,醴陵人,博士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硕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创新设计中心主任。系国家一流专业数字媒体艺术骨干成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沉浸式体验设计方向负责人、湖南省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教师、株洲市文旅与创意包装产业链专家。研究方向:跨媒介数字化设计、数字影像设计、沉浸式体验设计。科研成果:主...


刘文良
1971年12月生,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株洲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株洲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学科评估专家、湖南省社科成果奖评审专家、湖南省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是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绿色家居产品及包装设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负责人.


王美艳
王美艳,女,1974年9月,湖南株洲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6月本科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6月硕士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东南大学(2005年11月博士毕业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2004年法国兰斯艺术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优秀出站博士后,2014-2015年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高等院校(含职业...


李珂
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民进党员,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株洲市高层次人才,湖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湖南省语言学会会员,株洲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株洲市手工艺协会会员。北京大学“高校骨干教师研究生课程班”脱产研修两年。 研究方向: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非遗与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学术成果: 论文《城市诗意空间的原生态回归与自然再造——以株洲为例》获第七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国家级)专业组论文二等奖,获株洲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在《包装工程》《工业建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学校一流课程《外国工艺美术史》负责人。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近3年主持横向项目已到账经费20多万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1项。主编的课程思政+互联网+活页式理念新形态教材《艺术欣赏》获创新型素质教育精品教材。指导学生论文、设计作品及策划方案在教育部认可的多项竞赛中获奖。获全校教学比武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出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联系邮箱:937818335@qq.com


邹婧
1984-,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学科建设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设计策划与管理、文化创意与设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设计家协会会员。参与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数十项,公开发表专著3本,主编教材8本,在国内外设计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年主攻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著有《艺术品鉴赏》、《艺术设计理论与思维创新》、《世界经典首饰设...


王美艳
女,1974年9月,湖南株洲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6月本科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6月硕士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东南大学(2005年11月博士毕业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2004年法国兰斯艺术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优秀出站博士后,2014-2015年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高等院校(含职业院校)职称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与设计史论、现代设计方法与思潮、品牌设计策划与推广、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出版专著2部和国家级教材1部,在《装饰》、《艺术百家》、《创意与设计》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EI及SCI检索论文8篇;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要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作为主要参与者)。


李珂
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民进党员,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株洲市高层次人才,湖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湖南省语言学会会员,株洲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株洲市手工艺协会会员。北京大学“高校骨干教师研究生课程班”脱产研修两年。 研究方向: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策划与项目管理、非遗与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学术成果: 论文《城市诗意空间的原生态回归与自然再造——以株洲为例》获第七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国家级)专业组论文二等奖,获株洲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在《包装工程》《工业建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学校一流课程《外国工艺美术史》负责人。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近3年主持横向项目已到账经费20多万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1项。主编的课程思政+互联网+活页式理念新形态教材《艺术欣赏》获创新型素质教育精品教材。指导学生论文、设计作品及策划方案在教育部认可的多项竞赛中获奖。获全校教学比武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出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联系邮箱:937818335@qq.com